高天明
2018/3/6浏览量:2481编辑:管理员来源:实验室
个人简介
高天明教授,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南粤百杰。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,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教授。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,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,Neurosci Bull副主编,Biol Psychiat等10余家国际杂志的审稿人。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,省科技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3项。主持了教育部创新团队/滚动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(5项)等课题。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多篇、特邀综述2篇。代表性论著发表于Nat Med、Nat Neurosci、Neuron、Biol Psychiat、PNAS,累计被他引次数超过1900次。国际权威专家在Nature和Neuron上各发表了3页专门评述高度评价其研究工作;2篇论文被Nat Rev Neurosci以亮点文章予以推荐,1篇论文被评为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并入选ESI全球前1%高被引论文,1篇论文入选国家基金委2013年11项基础研究成果。培养的博士中,获国家杰青2人、长江学者1人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2人、青年千人2人、国家优青1人、广东省杰青2人、全国优博论文奖1人、全军/广东省优博论文奖5人。
研究方向
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抑郁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新靶点和新手段的研究
团队介绍
团队带头人高天明教授,骨干有杨建明副教授和袁春华副教授,主要开展神经保护和抗抑郁新机制和新靶点的研究。
一、在国内外首次发现“钙缺乏”是脑卒中神经元死亡的新机制,修正了传统的钙超载学说;并从“细胞内补钙”的新视角,发现了治疗时间窗长的神经保护新靶点。国际上对脑卒中神经元死亡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早期“钙超载”,而高天明团队则首次发现晚期L型钙通道功能降低机制。据此,他们首次提出了“钙缺乏”是神经元死亡原因的新假说,修正了传统的钙超载学说。以往国际上针对早期“钙超载”而研发的神经保护药在临床试验中均已失败,主要原因是治疗时间窗短,而高天明团队的研究则从“细胞内补钙”这个新的视角,发现了治疗时间窗长的神经保护新靶点-L型钙通道、BK钾通道。二、在国内外首次发现抑郁症发病的新机制-胶质细胞ATP释放减少,并且ATP具有快速的抗抑郁作用,为抗抑郁治疗提供了新手段。脑卒中后抑郁是卒中患者康复的重大障碍,但目前临床上的抗抑郁药起效慢(四周)。针对这个问题,高天明团队揭示了抑郁发生的一种新机制-星形胶质细胞ATP释放减少,并发现ATP具有快速的抗抑郁作用(一周),为研发新型抗抑郁手段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、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。代表性论文发表在医学研究领域顶尖期刊Nat Med(IF=29.9)、神经科学领域顶尖期刊Nat Neurosci(IF=17.8)和Neuron(2篇,IF=14.0)、精神病学领域顶尖期刊Biol Psychiat(IF=11.4)等SCI刊物上。